關于2022年1-10月預算執(zhí)行情況和2022年預算調整意見的說明
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》,現(xiàn)將市本級2022年1-10月預算執(zhí)行情況和2022年預算調整情況說明如下:
一、“四本”預算執(zhí)行情況
1.一般公共預算。1-10月,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,按同口徑計算,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46170萬元,完成年初預算的73.43%,同比減收72901萬元,下降22.85%,其中:上劃中央收入64938萬元,完成年初預算的53.32%,同比減收70129萬元,下降51.92%。上述減收的主要原因是:個人限售股減持等系列稅收返還政策不再執(zhí)行。1-10月,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1232萬元,完成年初預算的84.89%,同比減收3484萬元,下降1.89%。
2.政府性基金預算。1-10月,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51050萬元,完成年初預算的58.01%,同比增收8272萬元,增長19.34%;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04418萬元,同比增支28457萬元,增長37.46%。上述大幅增支的主要原因是:本年度新增專項債券額度較大,且支出按省上要求列入政府性基金科目。
3.國有資本經(jīng)營預算。1-10月,國有資本經(jīng)營預算收入180萬元,暫無相應科目支出。
4.社?;痤A算。1-10月,城鄉(xiāng)居民養(yǎng)老保險收入8619萬元,完成年初預算的70.63%;機關事業(yè)養(yǎng)老保險收入17769萬元,完成年初預算的58.21%。
二、一般公共預算執(zhí)行特點
收支兩端均承受巨大壓力。
1.收入端。1-10月,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影響,按同口徑計算,地方級稅收收入91340萬元,完成年初預算的65.83%,同比減收37678萬元,下降29.22%,稅性比重為50.40%,較上年同期下降27.08個百分點。(1)從稅種上看,主體稅種減收明顯。受大規(guī)模減稅降費、制造業(yè)中小微企業(yè)緩繳稅費、一次性稅源減少等因素影響,增值稅地方實得25411萬元,同比減收22835萬元,下降47.33%;企業(yè)所得稅地方實得15146萬元,同比減收2820萬元,下降15.7%;個人所得稅地方實得3186萬元,同比減收34593萬元,下降91.57%,以上三項主體稅種合計減收60248萬元。(2)從行業(yè)上看,支柱產(chǎn)業(yè)降幅較大。水泥建材同比減收9694萬元,地方實得1.87億元,下降51.83%;交通運輸同比減收8872萬元,地方實得3855萬元,下降69.7%;汽車制造同比減收1044萬元,地方實得949萬元,下降52.4%。(3)從非稅上看,多策并舉彌補缺口。1-10月,非稅收入89892萬元,完成年初預算120.31%,同比增收48353萬元,增長116.41%。增收較大、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有3個:一是上半年重新評估和處置駐京辦、駐榕辦、市政環(huán)衛(wèi)等相關資產(chǎn),上繳國有資產(chǎn)處置收入2.34億元。二是協(xié)調公安等相關部門上繳罰沒收入7271萬元,同比增收3911萬元,增長116.41%。三是推進公共停車場TOT項目落地,累計入庫2.76億元,有效彌補資金缺口。
2.支出端。1-10月,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10441萬元,同比減支16352萬元,下降5.01%。全市各部門在落實過“緊日子”工作要求,壓減非重點、非剛性支出的同時,也在進一步優(yōu)化支出結構。(1)“三保”方面。從嚴落實“三保”支出165847萬元,同比增支48601萬元,增長41.45%。增支的主要原因是:津補貼大幅度提標及逐月兌現(xiàn)發(fā)放。(2)化債方面。市財政積極籌措5.51億元,用于按時償還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;通過TOT、EOD、PPP等模式籌措資金用于償還年內到期“雙創(chuàng)債”本息。(3)讓利方面。通過讓利紓困,為市場主體提供現(xiàn)金流支持。1-10月,為全市378家納稅人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2.23億元,為中小微企業(yè)緩稅1.56億元,并減征“六稅兩費” 1454.34萬元。
三、市本級預算調整說明
今年以來,在市委、市政府正確領導下,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應對、攻堅克難,扎實做好穩(wěn)增長、促改革、惠民生和防風險各項工作,我市經(jīng)濟運行總體平穩(wěn),但受疫情沖擊、外部經(jīng)濟復雜、減稅降費、汛期災毀等因素的影響,經(jīng)濟下行壓力持續(xù)加大,預算優(yōu)化調整理當順應時勢。
(一)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調整
1.收入調整。根據(jù)市本級對全年收入形勢的研判,以及省上對做好全口徑收入預算的具體要求(含“脫紅”要求),現(xiàn)將全年再融資債券資金、新增債券資金、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等一并納入預算調整范圍。由于統(tǒng)計口徑出現(xiàn)較大變化,需將年初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85401萬元調增至597254萬元,調增數(shù)為211853萬元。調減調增明細如下:
(1)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(調減13247萬元)。預計2022年,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00224萬元,比年初預算減少13247萬元,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,同口徑增長5.15%。主要原因是:受減稅降費、免稅緩稅、留抵退稅等政策影響。
(2)上級轉移支付補助收入(調增33073萬元)。預計2022年,上級轉移支付收入或達141773萬元(含稅收返還收入、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、專項轉移支付收入),比年初預算108700萬元增加33073萬元。主要原因是:積極爭取省上支持,省廳部分上調了下達給我市一般性轉移支付指標的額度,特別是新增4批保障減稅降費及落實基本民生轉移支付資金2.09億元;下達國道G356一次性補助指標8000萬元。
(3)債券收入(調增70556萬元)。根據(jù)省財政廳下達債券資金文件精神,調增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轉貸收入5036萬元、再融資債券收入64289萬元。主要原因是:統(tǒng)計口徑規(guī)范化要求。
(4)其他收入(調增121471萬元)。主要原因:一是從預算穩(wěn)定調節(jié)基金中增調1億元,用于彌補一般公共預算資金缺口;二是統(tǒng)計口徑規(guī)范化以及市本級和園區(qū)體制結算方面的要求,尼葛、汽車、石墨等園區(qū)的國企應自行承擔債務接續(xù)和還本付息事宜,需增加調入資金111471萬元(其中:園區(qū)國企自行承擔的債務還本付息增調57702萬元、土地基金收入增調53769萬元)。
2.支出調整。2022年,預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(含鄉(xiāng)鎮(zhèn)支出)為597254萬元,比年初預算數(shù)385401萬元調增211853萬元。調增的主要原因:一是根據(jù)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財政體制改革方案結算預計情況,補助鄉(xiāng)鎮(zhèn)支出需調增1億元;二是統(tǒng)計口徑規(guī)范化要求,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支出調增85208萬元(含新增債券支出6267萬元、債券還本支出78941萬元);三是市本級支出466228萬元,比年初預算數(shù)349583萬元調增116645萬元,具體明細如下:
(1)規(guī)范津補貼發(fā)放(68%部分)。12個月正常經(jīng)費支出(不含行政事業(yè)人員32%年終考核部分)調增14452萬元。
(2)債務“脫紅”工作需要。主要是增加國資發(fā)展中心國企改革發(fā)展專項90000萬元。
(3)列收列支一對一項目。調增13011萬元,其中:教育附加支出調增468萬元、水資源費支出調增200萬元、人防易地建設費支出調增135萬元、土地提取“兩金”調增11808萬元、地方水利建設基金調增600萬元;森林植被恢復費調減100萬元、水土保持支出調減100萬元。
(4)其他領域調增調減項目。一是調增教育、社保、衛(wèi)生、工業(yè)勘探等領域專項支出18324萬元。其中:增加文創(chuàng)園園區(qū)建設資金12202萬元;增加疫情防控常態(tài)化經(jīng)費1000萬元;根據(jù)園區(qū)財政體制改革要求,增加汽車園財力結算資金2000萬元、石墨園財力結算資金1600萬元;其他零星追加1522萬元。二是調減文旅、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、城鄉(xiāng)社區(qū)、農林水、交通運輸、商業(yè)服務、自然資源、債務付息等領域專項支出19142萬元。其中:一般債券付息(含發(fā)行費)24093萬元,調減13472萬元;據(jù)實結算二產(chǎn)發(fā)展專項資金,調減2204萬元;城市排水防澇一期項目調減1500萬元;另,調減重點流域支出1000萬元、其他零星支出966萬元。
3.收支平衡。上述調整后,當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為597254萬元,扣除體制應上解12818萬元、補助鄉(xiāng)鎮(zhèn)支出33000萬元、一般債券支出85208萬元,當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財力為466228萬元,較年初預算安排349583萬元調增116645萬元,現(xiàn)安排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66228萬元,收支相抵,調整后預算收支平衡。具體收入明細如下:
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0224萬元;稅收返還收入13908萬元;一般性轉移支付92175萬元、專項轉移支付35690萬元;新增一般債轉貸收入6267萬元、再融資債券收入64289萬元;預算穩(wěn)定調節(jié)基金20000萬元;調入資金164701萬元。
(二)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調整
1.收入調整。對照1-10月政府性基金預算執(zhí)行情況,通過對全年基金收入和債務“脫紅”工作的分析,基金收入預計完成138680萬元,較年初預算增收50664萬元。按省上全口徑統(tǒng)計規(guī)范化要求,需增加3個子項:一是新增專項債轉貸收入139982萬元,二是再融資債券收入25558萬元,三是專項轉移支付收入2000萬元。因此建議:將年初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入88016萬元調整為306220萬元,調增218204萬元。調增調減明細如下:專項債及再融資債券收入凈增加165540萬元、國有土地出讓及收益金收入增加52734萬元、專項轉移支付增加2000萬元、福彩公益金收入增加20萬元;農業(yè)土地開發(fā)資金收入減少860萬元、污水處理收入減少700萬元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減少500萬元、體彩公益金收入減少30萬元等。
2.支出調整。將年初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88016萬元調整為306220萬元,調增218204萬元,主要是專項債支出調增166744萬元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調增51460萬元。其中,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的變動明細如下:在調增方面,調出資金調增53769萬元、土地出讓金成本支出調增3516萬元、土地出讓用于鄉(xiāng)村振興建設支出調增1319萬元、補充耕地項目資金調增810萬元、土地出讓業(yè)務支出調增165萬元。在調減方面,專項債付息(含發(fā)行費)支出調減2405萬元、永上線公路建設資金調減2000萬元、樟林至豐海公路配套資金調減2500萬元、污水處理費支出調減500萬元、其他零星支出調減714萬元。
3.收支平衡。上述調整后,當年政府性基金總收入為306220萬元;當年市本級安排基金支出45507萬元,專項債券支出166744萬元,調出資金93969萬元,支出總計306220萬元,收支對抵,調整后預算收支平衡。具體收入明細為:市本級基金收入138680萬元;專項債收入139982萬元、再融資債券收入25558萬元;專項轉移支付收入2000萬元。
(三)國有資本經(jīng)營預算
國有資本經(jīng)營預算本年度不做調整。
(四)社會保險基金預算
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本年度不做調整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